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大力發展特色、綠色農產品種植,推動鄉村富民產業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近年來,我市將特色種植作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徑,通過“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布局,積極培育多元融合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走進位于玄廟鎮的碭山縣立夏紅水果種植合作社的草菇種植基地大棚,放眼望去,一顆顆圓潤飽滿的草菇爭先恐后地探出“小腦袋”,層層疊疊,長勢喜人,棚內村民們忙著采摘、裝箱,正在麻利分揀草菇的李倉偉笑著告訴記者,在這干活的都是附近村民,能在家門口上班掙錢,大家都很滿意。

合作社負責人郭法棟告訴記者,今年他在玄廟鎮三聯村承包了22個標準化大棚,專門從事草菇種植?;厝滩捎脴藴驶夹g,依托智能溫控系統精準調控棚內溫濕度,為草菇營造了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實現了高效規?;a。
據郭法棟介紹,培育過程中選用優質菌種,搭配科學的培養基配方,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基地產出的菌菇綠色安全,深受市場歡迎。
如今,基地的草菇成了市場的“香餑餑”。下一步,玄廟鎮將大力發展特色菌菇種植產業,通過“合作社+村民+種植大戶”的模式,引進先進技術與優良品種,并邀請專家開展技術培訓,全方位助力產業升級,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數據顯示:全市共計摸排各類大棚6.79萬個,面積13.31萬畝。上半年,我市完成設施蔬菜全年播種面積、新增播種面積任務的53.24%、53.45%,食用菌產量、產值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64.71%、62.76%。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堅持以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綠色、高質、高效為導向,不斷完善特色種植全產業鏈條,提升規模化、科學化、產業化水平。同時,積極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探索推廣新的發展模式,帶動本地更多群眾實現就業,切實讓特色種植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全媒體記者:劉亞飛 碭山縣融媒體中心
新媒體編輯:崔明月







